加密貨幣作為一種新興的金融資產,整體投資環境還不像股票、外匯這樣成熟。想開始投資加密貨幣,常見的兩大疑問:加密貨幣合法嗎?要繳稅嗎?

台灣買賣投資加密貨幣合法嗎?屬於哪種財產?

加密貨幣作為一種新興的金融資產,整體投資環境還不像股票、外匯這樣成熟,詐騙事件頻傳,也有些銀行避免承做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業務。
想開始投資加密貨幣,常見的兩大疑問:加密貨幣合法嗎?要繳稅嗎?
台灣買賣投資加密貨幣合法嗎?屬於哪種財產?
當我們研判財產是否需要繳稅,首先就要判斷該財產屬哪種類別,及是否合法。

先說結論, 加密貨幣是合法的投資商品 ,買賣投資加密貨幣並不違法。

行政院前已依洗錢防制法指定金管會擔任「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」之洗錢防制主管機關。
目前相關法案為 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辦法
主要針對 KYC 與洗錢防治,台灣加密貨幣相關從業都需要掌握客戶資訊,有大額出金時 (超過 50 萬) 須主動申報;目前傾向將加密貨幣視為一種虛擬商品,除洗錢防制這法案之外尚未有加密貨幣專法。
金管會表示過對加密貨幣監管分四階段執行:
目前進度到第二階段,產業公會已成立。

台灣虛擬貨幣課稅標準為何?台灣買賣投資加密貨幣要報稅繳稅嗎?

以股票來說,在證券市場中買賣股票需要繳證交稅,獲利部分目前免徵證所稅,但加密貨幣並不像股票有專法 (證券交易法),目前加密貨幣專法尚未立法,現階段關於報稅:
對一般投資人來說,買賣加密貨幣 「不」 需要繳交易稅,獲利視同其他資產交易獲利 (例如外匯買賣獲利), 「須申報」 財產交易所得,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。
以買賣加密貨幣為主要業務的幣商,若每月銷售額超過台幣 4 萬元,視為經常性交易幣商,必須完成稅籍登記並繳納營業稅與營所稅。
至於投資加密貨幣的稅款判斷,可以大致為兩部份:
一、買賣虛擬貨幣是否需繳付交易稅:不需要
就像在銀行買賣外幣,或是網路上買賣遊戲內物品,不需要另外繳交易稅,交易不需要申報。
二、虛擬貨幣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:加密貨幣出金「有獲利」需要申報所得稅
加密貨幣被視為一種資產,屬於個人財產,交易有獲利須繳稅,併入該年度個人綜合所得一起申報繳納。
例:東東今年工作收入 50 萬,無其他收入,過去定期定額比特幣三年今年一次出場,在台灣的交易所換成台幣匯款到銀行帳戶,獲利 100 萬,總計今年所得 150 萬,再根據個人扣除額、夫妻合併申報、累進稅率計算出實際要繳納的稅額。
加密貨幣「獲利」繳稅重點:
獲利時間點判斷以出場為準
出場指的是將加密貨幣 “變現為台幣轉入銀行帳戶”,這動作在幣圈稱為出金。不管何時入場,以出金時的時間點與獲利作為基準。
財產交易所得 / 損失需主動申報

這不像薪資收入,公司付薪水時時也會將相關資訊上報給政府,政府會有相關資料,所以能在報稅時自動匯入收入資料;交易是否有獲利,政府沒有相關資料,人們使用的交易所可能有很多間,這間入金那間出金,除了自己沒有人能精確掌握交易獲利,無法自動匯入,需自行主動申報。

如果有已實現交易損失也可以一起申報,可扣抵部分財產交易所得。

所得稅申報有兩種,多數人只用過其中一種:「綜合所得稅」、「基本所得稅」

綜合所得稅就是多數人每年五月報稅使用的這一種,另一種為基本所得稅,主要適用有許多海外所得的人。

海外所得指的是來自台灣境外的所得,例如在美國有房子收租、買美股美債的配息 … 海外所得一年 100 萬之內免申報,超過 100 萬須申報,加計其他各項基本所得後超過 670 萬需繳納基本所得稅額 (明年度報稅時提高為 750 萬)。

如果綜合所得稅額 > 基本所得稅額 = 繳納綜合所得稅額

如果基本所得稅額 > 綜合所得稅額 = 繳納綜合所得稅額 + 基本所得稅與綜合所得稅的差額 = 基本所得稅額

等同於兩者計算出來取高繳納。

常見問題

台灣虛擬貨幣課稅常見問題:C2C 要繳稅嗎?
虛擬貨幣 C2C 交易所不論其平台,其結果只要是將虛擬貨幣兌現為現金,即視為出金。因此按目前規範,如 C2C 後有獲利,就需要主動申報財產交易所得,並於每年五月申報綜合所得稅時申報與繳納。
台灣虛擬貨幣課稅常見問題:賣比特幣需要繳稅嗎?
與上面 C2C 的情況相同,只要賣出比特幣後有所「獲利」,並出金轉換為現金,就需要主動申報財產交易所得,根據出金方式不同 (在台灣交易所換成台幣匯入銀行戶頭 > 境內所得;在海外交易所換成外幣電匯到外幣戶頭 > 海外所得),有不同的免稅額與計算方式。
台灣虛擬貨幣課稅常見問題:MAX交易所出金需要繳稅嗎?
MAX 是 MaiCoin 集團旗下的交易所,屬台灣目前的加密貨幣常用交易所之一,只要經由 MAX 出金加幣密貨幣,如果有獲利並有報稅的話,將需要按所得稅相關稅制,繳交相關稅項。
台灣虛擬貨幣課稅常見問題:幣安交易所出金需要繳稅嗎?
與上面 MAX 的狀況類同,不論是任何交易所,只要出金到帳戶當中,並轉換為現金,如有獲利,將需要按所得稅繳交相關稅項。

虛擬貨幣繳稅懶人包

到底要繳多少所得稅?三個例子計算給你看
例 1:
東東今年工作收入 50 萬,無其他收入,過去定期定額比特幣三年今年一次出場,在台灣的交易所換成台幣匯款到銀行帳戶 (算境內所得),獲利 100 萬,總計今年所得 150 萬,再根據個人扣除額、夫妻合併申報、累進稅率計算出實際要繳納的稅額。
例 2:

東東今年工作收入 50 萬,無其他收入,過去在海外交易所定期定額比特幣三年今年一次出場,以美金電匯回台灣 (算海外所得),獲利 100 萬,總計今年國內所得 50 萬,海外所得 100 萬。

海外所得 100 萬免申報,今年只需要就國內所得 50 萬這部分繳納綜合所得稅。

例 3:
東東今年工作收入 50 萬,無其他收入,過去在海外交易所定期定額比特幣三年今年一次出場,以美金電匯回台灣 (算海外所得),合計獲利 300 萬,總計今年國內所得 50 萬,海外所得 300 萬。 海外所得 300 萬須申報,國內所得 50 萬這部分在計算扣除額之後的綜合所得淨額假設剩下 5 萬,共 305 萬低於基本所得的免稅額 670 萬,基本所得稅的計算方式免稅。 國內所得 50 萬部分依照綜合所得稅額繳納。 加密貨幣所得稅類別判斷標準:台幣出金或外幣電匯

常見錯誤迷思:

**X 加密貨幣出金以海外所得方式每年有 670 萬免稅額 X

這是錯誤資訊,基本所得稅有 670 萬免稅額,計算時須加總基本所得合計,除非除了加密貨幣獲利外完全沒有其他基本所得;如果該年度綜合所得淨額有 100 萬,海外所得就只剩下 570 萬免稅額度。**

這部分較為複雜,記入基本所得額的共有七類,其中一般人較常接觸到的是綜合所得淨額。

明年 (2025) 報稅時適用調整後的免稅額度 750 萬。

投資加密貨幣可以如何節稅?
對一般人而言主要有三個重點:
買賣獲利的部分要繳稅
獲利來自賣出收入減去買進成本,請保留好買進的支出紀錄,能作為成本扣抵。有獲利要申報,有財產交易損失也可以申報。
獲利時間點判斷以出場為準
不出場就不算獲利,不要換成台幣,不出金就不算獲利,只出金必須使用的部分,另可搭配加密貨幣支付,例如 crypto.com 信用卡,加密城市線上商城等,直接使用加密貨幣支付消費,中間不換成台幣出金就沒有獲利問題。
海外所得享有較高免稅額

海外所得一年 100 萬內免申報,所有基本所得一年 670 萬免稅額 (之後調高為 750 萬),在這個額度範圍內出金,以海外所得的方式 (電匯外幣到銀行外幣帳戶) 較為節稅。

以上是針對一般投資人的基本節稅作法,若是更大戶,本身有開公司或其他所得,較為進階的節稅方式請諮詢專業會計師。

小結 - 加密貨幣合法但還在發展中,環境尚未完全成熟

務必小心詐騙
針對一開頭的兩個問題: 加密貨幣合法嗎?要繳稅嗎?

現階段:

投資加密貨幣合法,一般人投資獲利須申報財產交易所得,可再分為綜合所得稅或基本所得稅計算稅額繳納;幣商須註冊登記並繳納營業稅。

未來:

等專法提出後再看內容是否有所調整。

初次接觸加密貨幣的投資人,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避免詐騙,避免詐騙兩大重點: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